我院共同主办的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10-30浏览次数:

1025-26日,由我院联合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5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南昌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动物源食品科学领域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加工企业、设备企业、媒体等100单位4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赴盛会,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助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赵燕教授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Dong Uk Ahn教授、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文君教授、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游金明教授、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王小磊教授出席大会,来自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泰国清迈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南昌大学、江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集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浙江农业科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科院及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本届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计有近20万人次观看直播。

开幕式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孙勇研究员主持。游金明代表江西农业大学向莅临此次会议的业界同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衷心的感谢详细介绍了江西农业大学发展历程、学科特色人才培养成效,以及食品科学工程学院发展与食品学科建设情况。他希望大家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入交流、加强合作,增进了解、共谋发展,为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健康中国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以大会报告、综合报告、专题报告青年学者专场、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围绕肉、水产、禽蛋、乳制品、食用昆虫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安排17场共180余个报告。

主会场报告中,Dong Uk Ahn教授以《Preparation of Phosvitin, PPP, and PPP- ACP Complex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为题作了特邀报告,介绍了卵黄高磷蛋白、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及卵黄高磷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复合物制备、表征、功能与应用。高胜普研究员作了题为《生鲜肉产业科技现状与需求》的报告系统分析生鲜肉类各环节应用性技术现状与前沿需求,重点围绕加工技术创新品质检测与监控保鲜与冷链物流安全性控制技术方面展开,以期为生鲜肉类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湖教授以《我国蛋品加工科技发展趋势探讨》为题,介绍了原料蛋生产领域吸引大量资本投入,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鲜蛋类产品向高品质、高内涵方向深化发展,强调我国蛋品加工科技正呈现多维度突破与升级。邢新会教授作了《AI赋能降尿酸和肾损伤修复双功能养殖大鲵骨肽的发现及其生产技术》的报告,以养殖大鲵骨为研究对象,采用AI与多技术组合挖掘策略高效、靶向发掘养殖大鲵骨降尿酸肽,解析其降尿酸和肾损伤修复机制并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吴黎明研究员的《基于蜂源纳米水凝胶的细菌感染伤口无抗生素治疗新策略》报告中创新性地利用具有生物活性的蜂王浆衍生物合成了10-羟基-2-癸烯酸功能化碳点,并将其进一步整合到一种蜂蜜增强的藻酸盐-多巴胺水凝胶中,研究了复合水凝胶的协同抗菌功效。陈历俊教授作了《配方乳品改善妊娠结局机制与应用研究》报告,他通过建立中国母乳组学队列数据库,创建了含3300万组数据的中国母婴营养组学数据库,揭示了母乳对婴幼儿近远期健康影响规律以及孕产妇、母乳与婴幼儿营养健康规律,最后建立母乳益生菌菌种库和数据库,开展益生功能研究。涂勇刚教授以《禽蛋蛋白质凝胶化行为及其在产品创新中的应用》为题,系统研究了传统极端条件、微生物发酵及物化改性技术诱导下禽蛋蛋白质的凝胶化行为及其形成机制,实现了传统腌制蛋品质的稳定提升与高效生产;并创新开发了禽蛋蛋白质基乳液凝胶、水凝胶、油凝胶与气凝胶等营养素包埋体系,成功创制出蛋基酸奶、禽蛋基仿脂肪/瘦肉替代品、以及低脂奶油、蛋黄酱等一系列新型高附加值产品。邓泽元教授作了《生长期补充3′-唾液乳糖促进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发展》的报告,以3周龄C57BL/6小鼠为对象,通过每日350 mg/kg剂量的口服补充持续6周,探究其改善认知的效果,揭示3′-唾液乳糖促进生长阶段小鼠认知发展的作用机制。

分会场报告中,我院郜彦彦博士作了题为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的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谌淑平博士作了题为蛋黄卵磷脂对肠道免疫稳态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的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凌利博士作了题为牛骨胶原蛋白肽-硒整合物的制备、结构表征及浅生理活性研究的报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徐丽兰博士作了题为蛋黄/结冷胶-蜂蜡复合乳液凝胶模拟动物脂肪组织特性的研究的报告;以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于传龙博士作了题为低盐条件下牛肉肌球蛋白热凝胶形成机制及应用的报告。

本次大会旨在展示科研前沿的最新成果,介绍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领域的新技术、新成就,展望未来新方向。我院50余名教师与100多位研究生参会,认真聆听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并积极与参会学者进行互动交流。学院作为共同主办单位,将以当前动物源食品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的重点科技需求为导向,以科研引领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助力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